量化:机器正在主宰市场?量化无限扩大后最可怕的后果是什么?
是的,我们的很多对手正在从人变成机器。
这里的机器,说的是量化程序。
通常,量化分为两种:
一种是全量化,模
如果是做短线的,应该不止一个人感受到:是在和机器战斗。
是的,我们的很多对手正在从人变成机器。
这里的机器,说的是量化程序。
通常,量化分为两种:
一种是全量化,模型设计,信号分析,交易过程,全部量化,这种量化接近阿尔法狗,是最可怕的;
还有一种是半量化,就是主观+量化,人分析和思考,甚至人来选股,由机器来完成操作。
近来的市场,明显地感觉到后一种量化正在野蛮生长,正在冲击A股市场。
这种冲击主要表现在:
其一,买的集中,对情绪和股票价格推波助澜。量化离不开模型,模型后面是数据,但对数据的整理,数据背后的偏好和价值观,离不开人。量化+主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用机器来完成自己的意志。但由于股票的交易思想和模型的设计思路,容易雷同,于是,经常看到市场好的时候,机器必然狂热。特别是早上高开秒板的一堆,这种情况下,明显是机器加入抢票的阵营。
其二,卖的集中。卖与买一样,只不过卖的趋同更容易带来震荡。很多柚资和短线客有严格的止损线,或者有识别情绪转冷的指标。有时候,机器的单之间互相砸单,会把本来没有问题的市场,搞成恐慌。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指数没有特别的震动,但个股的分时图,经常是猛的涨停,猛的跌停。分时图的平滑性和波动性变得狂躁猛烈。有时候,本来可以分几波慢慢跌,但机器的指令操作,可能让它几分钟就直接跌停。而很多跌停的股票之间,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利空,就是量化趋同而已。
买卖趋同,本质上模型内卷。模型不是千变万化吗?怎么会内卷?因为师出同门,或者都是那一种思路训练的人。否则,你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华尔街的量化交易一旦大了,量化之间互相收割,割到最后还有割自己的情况。因为模型从本还上做到差异化很难。
表面上,模型可以千变万化,但交易的思想如果没有创新,再多的模型只不过都是换个马甲的同纬度算计。
所谓量化,其实也就是把短线的套路给多因子化,然后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再用程序上场进行交易。
这种情况的优点是无情,可以绝对的执行。而且,永远不会累,每一秒钟都会精力旺盛。更重要的是,没有感情。
如果是人,会有一种温情脉脉,有一种交易信仰。但是机器一旦开动,就是铁血。
目前市场上,那种没有明显利空,但是动辄把股价在几分钟内摁倒跌停的,很多应该是机器下单。
那么,量化是朋友还是敌人?
从机器最终取代人的角度,量化绝对是敌人。因为短线交易,凡是模型化的,理论上机器都可以取代人。
凡是理解力性质的,人还能保留一丝的优势。
问题是,当量化的资金规模足够大,你的理解力本来很好的股票,但是量化机器判断为不好的股票,直接在几分钟之内开砸,那么“劣币就会驱逐良币”。到最后,没有谁更好,只有谁的资金体量大谁最好。
这就是量化规模扩大对市场的最负面影响。
其实,投资没有绝对真理,特别是短线,谁钱多谁就拥有真理。哪怕你是对的,经不住机器人操作几百亿规模的基金进行反向操作。
所以,不得不进行可怕的展望,量化机器可能重塑我们的交易哲学。
以前,我们要猜测和分析的是市场,今后,我们要猜测和分析,可能是主流量化的模型,然后想好一套跟主流量化思路“友好相处”的交易策略。否则,违背量化思路的,就是唐波挡车。
量化机器就可以在局部的市场和某些热门股票上,做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量化以其巨无霸的体量和短线的高频杀伐,正在对“手工作业者”进行不平等的碾压。其胜利的武器都不一定要用更加文明的方法,只需用其简单粗暴的量体即可。
更可怕的,如果量化基金的规模扩大10倍以上呢?
百倍以上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