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效应是什么意思?磁吸效应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磁吸效应?所谓磁吸效应是指实行涨跌停和熔断等机制后,证券价格将要触发强制措施时,同方向的投资者害怕流动性丧失而抢先交易,反方向的投资者为等待更好的价格而延后交易,造成证券价格加速达到该价格水平的现象。市场表现为涨跌停和熔断的价位附近存在磁吸力,所以称为磁吸效应。
磁吸效应的特点
磁吸效应的具体表现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接近涨跌停或熔断价格水平时,价格上涨或下跌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二是发生涨跌停或熔断的概率会显著地高于价格在涨跌停或熔断价格水平附近但不触发的概率。也就是说,当有可能触发涨跌停或熔断时往往就会触发。
三是磁吸效应发生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成交量的剧烈变化和价格波动加剧。
磁吸效应的相关研究
在1987年美国股灾发生之后,美国股市计划引入熔断制度,一些学者当时就预测这将引发磁吸效应。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Fama当时从理论上预测该制度会导致磁吸效应:“投资者将抢在熔断前完成交易,导致熔断的加速到来”。另一位芝加哥大学的学者Telser也预测到可能发生的买卖订单不平衡问题,“在预期到部分无法保持耐心的投资者会在熔断或涨跌停之前卖出或买入时,潜在的对手方会倾向于延后交易等待更好的价格”。另外,当价格即将接近熔断价格限制时,会对持有相反头寸的投资者造成心理压力,迫使他们对冲手中的头寸,使得市场价格更加趋向熔断价格。
之后的众多学者利用世界各国市场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大多数都支持了磁吸效应的存在,但也有少数研究持相反结论。例如Kim和Rhee(1997)利用东京股票交易所的交易数据、Kuhn等人(1991)使用1989股市崩盘期间的美国股市交易数据、Chan等人 (2005) 使用吉隆坡交易所的订单数据、Cho等人(2003)使用台湾股票交易所的数据,都发现了显著的磁吸效应,出现了市场价格加速向熔断价格和涨跌停价格靠拢的现象。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发现了涨跌停板制度下的磁吸效应。任岳均和王安兴(2006)发现我国股市不管是分行业还是个股都存在显著的磁吸效应,并且在涨停时更为强烈和显著。刘逖等人(2006)也发现上交所股票存在明显的磁吸效应。张小涛和祝涛(2014)用上交所的分笔数据研究发现,存在明显的涨停磁吸效应。也存在少量相反的观点。Abad和Pascual(2006)使用西班牙股票交易所的数据,发现风格激进的投资者在接近涨跌停板时会采用更耐心的交易策略。李迅雷等人(2001)的研究发现个股股价到达涨跌停板附近时会发生与磁吸效应相反的冷却效应。
总体而言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以支持磁吸效应存在的结论为主。
不同磁吸效应的相互影响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未实行熔断机制之前,我国的A股市场上已经存在因涨跌停板造成的磁吸效应。但不能据此认为磁吸效应的影响不大或市场参与者已经习惯了磁吸效应的存在,因为熔断的磁吸效应的强度可能远大于个股涨跌停板的磁吸效应,原因有三:
一是涨跌停板是针对个股的,当某只股票接近涨跌停而发生磁吸效应时,影响的只是该个股的投资者,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有限;而熔断是针对全市场所有股票的,一旦发生对所有投资者都有巨大的影响,更容易引发投资者的担忧而诱发磁吸效应。
二是即使达到了涨跌停板,相关股票的交易也没有被中断,订单仍然可以下达,并且存在随时打开涨跌停的可能,对投资者心理影响没有那么大;而熔断阶段暂停所有交易且不揭示任何订单和价格信息,会对投资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是熔断的磁吸效应可能会与个股涨跌停板磁吸效应发生正反馈而得到增强,熔断基准指数涨跌幅接近熔断档位时会引发全市场的关注,此时个股的投资者可能会纷纷做出同方向操作使得个股接近涨跌停,诱发个股的磁吸效应,并与熔断的磁吸效应相互增强。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